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章 过山过水,遇姚而停(2 / 2)

加入书签

他们经过一座小城镇,添了些东西,陈平安给她买了一身新行头,裴钱欢天喜地。当晚睡在一座小客栈,裴钱已经很久没睡床铺了,开心得在床上打滚,但是她猛然间发现窗口那边,蜷缩着一只白猫,盯着自己。

裴钱跳下床,嚷嚷着「造反啊,敢瞪我」,拿了斜靠桌子的那根行山杖,就去戳那白猫。

白猫还真被她说中了,要造反,非但没有被惊吓逃走,反而在窗口上辗转腾挪,身形灵活,躲过一次次行山杖的袭击,偶尔对着裴钱低声嘶叫几声,裴钱气喘吁吁,撑着行山杖,瞪大眼睛,「何方妖孽?!速速报上名号,饶你不死!」

裴钱当然是逗着玩。

可是那只白猫竟然「瞥了眼」自己,口吐人言,「疯丫头片子,脑子有毛病吧?」

它转过身去,纵身一跃,就此离去。

吓得裴钱丢了行山杖,就去隔壁使劲敲门。

陈平安开门后,裴钱颤声道:「刚才有只猫,会说人话!」

陈平安点头道:「我听到了。」

瞧着陈平安毫不惊讶的模样,裴钱怔怔道:「这又不是在大山里头,也有妖怪?」

陈平安坐回桌旁,继续翻看那本倒悬山购买的神仙书,点头道:「市井坊间,多有精魅鬼怪,并不稀奇,大多数都不会惊扰世人,一些大户人家,还会豢养许多有意思的精魅,比如有些富贵女子,嫁妆之中,会有好多种小家伙,生有翅膀,能够飞掠空中,如婢女丫鬟一般,能够帮主人梳妆打扮丶涂抹脂粉。」

裴钱委屈坐在桌对面,趴在桌上,「不会吓死人吗?我刚才就差点吓破了胆子。」

陈平安笑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等你走过了更多的山山水水,就会见怪不怪了。」

裴钱感慨道:「这样啊。」

陈平安随口道:「之前我们见到那位在山顶泉水煮茶的老翁,还有在溪畔洗头的女子,其实都是山中精怪,也没有伤人之意,反而向往世俗人间的生活,你不是跟他们聊得挺投缘吗?」

裴钱目瞪口呆。

老头儿和蔼可亲不说,那个梳洗完头发的漂亮姐姐,还用树叶吹了一支曲子给她听呢。

裴钱皱着脸,胆战心惊。

陈平安笑道:「就他们不是人,其馀遇到的,都跟我们一样。」

他们这一路,其实还遇到了督促百姓铺路造桥的地方官员,游山玩水的膏粱子弟和名士文豪,以及看得裴钱眼睛发亮的花魁女子,盛装打扮,等于身上挂满了钱啊,还有那一人一马行走江湖的游侠儿,高坐马背,脸色倨傲地跟陈平安他们问路,把裴钱气得不轻。

裴钱突然问道:「那个小不点呢?」

她说的是莲花小人儿。

陈平安笑道:「它可不愿意见你。」

裴钱站起身,去自己屋子从包裹里拿了那本书,回到陈平安这边,陪着他一起看书。

她这是暂时不敢去那边,害怕那头白猫回来报仇,她如今剑术练得还不行,想要斩妖除魔,还没啥底气。

陈平安合上书,悄然拿出那幅画卷,如今已经砸下去九颗谷雨钱了,仍是没能让这位南苑国开国皇帝走出画卷,这让陈平安有些无奈。

陈平安摊开画卷,手中拿着一颗谷雨钱。

最后一颗,再没有结果,就只能作罢了。

拿谷雨钱填一个无底洞,他陈平安的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但是当陈平安将谷雨钱「丢入」画卷中后,仍是泥牛入海,雾气升腾都是有,可也就只是这样了。

裴钱已经放下那本颇为破损褶皱的书籍,站在陈平安身边,他关于此事,并不刻意遮掩,所以画卷吃钱的场景,裴钱已经看了好多次,看到陈平安又一次失望,她笑嘻嘻道:「我要是改姓郑,会不会更好一点?」

裴钱,赔钱。郑钱,挣钱。

陈平安叹了口气,就要收起画卷。

转头望去,打开通风的窗户那边,站着一只白猫,它没有看陈平安,而是对着裴钱讥笑道:「小丫头你吃屎去吧。」

然后它一闪而逝,去隔壁桌子上拉了一坨屎。

裴钱一头雾水,陈平安哭笑不得,还真记仇,这倒是跟裴钱如出一辙。

陈平安突然心中惊悚,站起身,一把将裴钱拉到身后。

一个斜背着巨大金黄葫芦的小道童,坐在窗台上,笑眯眯望向陈平安,白猫跳到他肩头,蜷缩而踞。

陈平安在南苑国京城,远远看过一眼小道童,后来与种秋交谈,知道这个家伙的大致身份,称呼老道人为「我家老爷」,是负责藕花福地的敲鼓飞升之人。

小道童瞥了眼陈平安腰间的养剑葫,嗤笑道:「品相一般般嘛,算不得最拔尖,比我的这只养剑葫,差了十万八千里。」

陈平安面无表情问道:「找我有事?」

小道童自顾自说道:「你们宝瓶洲不是有两只最好的养剑葫嘛,你怎麽没捞到手?」

正阳山仙子苏稼落魄之前,曾经拥有一只紫金葫芦。

风雪庙陆地剑仙魏晋,也有一只银白色养剑葫,后来到了阿良手上,又被阿良送给了李宝瓶。

小道童双手撑在窗台上,摇晃着双腿,「世间有七只养剑葫芦,是道祖亲手栽种的一根葫芦藤上结成,最为珍稀,养出来的飞剑,分别数量最多,成形最快,最坚不可摧,最锋芒无匹,最养主人体魄,飞剑最小,真正杀人于无形。至于最后一只,就是我背着的这个了,知道有什麽玄妙吗?」

陈平安不答话。

裴钱躲在陈平安身后,虽然很好奇,但是不敢探头探脑。

小道童见陈平安当哑巴,觉得有些无趣,肩挑白猫,轻灵跳下窗台,走到桌旁,指了指那幅卷起的画轴,「我家老爷,要我捎话给你,帮你挑选五人,以及匆忙赶走你,有些过意不去,便破例让我来说些事情给你,一个是那把油纸伞,好好收好,别随意丢弃了,有它在身边,你就会被遮蔽气机。二个是你挑选的第一幅画卷,我会提醒你一次,只有一次,直接告诉你所需谷雨钱的数目。比如这幅画有魏羡的,就是……」

他笑着伸出两只手。

肩头上那只白猫,懒洋洋提起一只爪子,小道童笑道:「是十一颗。」

说到这里,小道童有些遗憾,又有些幸灾乐祸,关于四幅画所需谷雨钱的总数,是老道人定下的,但是具体分摊到每一幅需要多少颗,则是他的安排了,这些内幕,陈平安不会知晓。小道童本以为陈平安会一定选择武疯子朱敛的,那麽陈平安就有苦头吃喽。

没想到那个莲花小人儿从中作梗,无意中帮陈平安挑了魏羡。

陈平安问道:「那你为何现在才告诉我数目?」

小道童嬉笑道:「只要在你投入最后一颗之前,我告诉了你答案,就不算坏规矩,我家老爷不会责怪的。」

小道童看到陈平安没什麽恼羞成怒的表情,愈发无趣,挥挥手,「就这些了,希望咱俩以后都没有见面的机会,看到你就烦。」

陈平安不以为意,问道:「最近有没有可以去往宝瓶洲的仙家渡口。」

小道童很不愿意告诉陈平安,可一想到自家老爷的脾气,只得报上了地点,不敢造次。

小道童看到陈平安身后探出的那颗小脑袋,冷哼一声,似乎十分不满,不愿意多看她一眼,一个后掠,带着肩头的白猫,一起从窗口那边消逝无踪。

陈平安重新打开画卷,丢入第十一颗谷雨钱。

毫不犹豫。

雾气弥漫,笼罩整个房间。

陈平安拉着裴钱后退几步,离着桌子有五六步远,养剑葫内初一和十五,已经蓄势待发。

有一位身穿龙袍的矮小男子从画卷中「拔地而起」,站在桌上,然后走到凳子上,再走到地面上,看着陈平安,这位南苑开国皇帝板着脸说道:「魏羡,见过主人,以后杀敌,但凭吩咐。」

陈平安点了点头。

然后两人相视无言,气氛凝滞,有些尴尬。

魏羡突然说道:「主人好重的王霸之气。」

陈平安无言以对。

裴钱觉得自己算是长见识了,娘咧,这家伙也太臭不要脸了吧?

魏羡环顾四周,缓缓道:「主人有无不惹眼的衣衫,我换一身,然后今夜去外边逛荡,领略一下浩然天下的大好山河,主人何时动身赶路了,我自会出现。」

陈平安拿出一套崭新衣物给他,魏羡脱了龙袍,换上朴素陈平安的衣衫,单手撑在窗台上,一跃而出,跳上墙头,消失在夜色中。

裴钱问道:「大晚上的,看啥大好山河?」

陈平安无奈道:「这我哪里知道人家是怎麽想的。」

一夜无事。

裴钱回到自己屋子,看到了桌上那坨屎,气得她咬牙切齿。

第二天启程,陈平安和魏羡果然出现在客栈外。

在那之后,魏羡就不再说话了。

魏羡身高还不如陈平安,很难想像这是一位开国皇帝,而且还是那代的天下第一大宗师,武力卓绝,被后世誉为沙场陷阵万人敌。

久而久之,裴钱就习惯了魏羡的存在,因为当他不存在就可以了。

在冬末时分,三人临近一座边陲小镇,再往北,就是桐叶洲势力较大的大泉王朝了,而小道童所说的那座仙家渡口,就在大泉王朝的最北端。

行走在边境上,看到小镇之前,裴钱哀求陈平安,「再给我一张符籙吧,就是那个会发出金光的那张。咻一下,就挡住了那头青色大水牛。」

陈平安只是在深思着事情。

裴钱不愿罢休,「又不是要你送我,我只是贴脑门上,就能走得快了。求你了。咱们不是在赶路吗,你就不想我走得快一些,早点回到那个什麽大骊龙泉?」

啪一声。

果真贴在了裴钱的额头。

还是歪斜贴着,恰好不挡她的视线。

裴钱立即笑开了花,果真快步如飞。

自己脑门上贴着一座南苑国京城的大宅子呢,怎麽会感觉累呢?贴着它走路,就好像在自家大宅子散步哩。

跟在两人身后的魏羡,看了眼裴钱,大概心情与那头白猫差不多,觉得这个丫头片子脑子有毛病。

陈平安腰间悬佩长剑痴心和狭刀停雪,摘下养剑葫,喝了口酒。

身后魏羡从一开始的步履略显沉重,到现在的轻松自如,裴钱看不出蛛丝马迹,陈平安则心知肚明。

当三人走上一座山坡,发现不远处尘土飞扬,有百馀骑且战且退,地上已经有数十具尸体,这些骑卒像是在拼死护着一位老人。

陈平安眼中,更多是追杀那些骑军的两名练气士,其中一人是剑修。

而在魏羡看来,更多注意力还是那支骑军,眼中有些激赏神色,自言自语道:「百战之兵,下马为锐士,上马则铁骑,应该就是大泉王朝的姚家边军了。」

裴钱如今可不怕这个矮小汉子了,纳闷道:「你咋知道这些的,平日里你四处逛荡,就为了打听这些?」

魏羡置若罔闻,眼神炙热。

南苑国曾经以铁骑甲天下,着称于世,硬生生打得草原骑军退回塞外,差点向南苑国纳贡称臣。

魏羡一人之功。

陈平安突然转头,沉声问道:「姚家边军?确定?」

魏羡板着脸,连说话的意思都没有,浪费他口水。

山坡一震,陈平安轰然而起,从天而降,刚好将逃亡铁骑和两名练气士双方,拦腰截断。

他曾经答应过齐先生,或者说答应过那片唯一愿意飘落到他手上的槐叶。

所以今天陈平安遇姚而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