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5章 人死不过一捧土(1 / 2)

加入书签

东宝瓶洲。

大骊龙泉县境内。

一条登山小道,老人与汉子一前一後,缓缓上山。

老人走的很慢,手上依旧攥着那根已经被他盘的鋥光瓦亮的旱烟杆,时不时来上一口,烟雾缭绕。

小镇药铺的杨老头,最近总往神秀山这块儿跑,不过大多数时候,也都只是在山巅坐着,抽着烟,眺望远方。

阮邛跟在後头,一言不发。

行至半山腰一处歇脚亭子,两人止步。

山风阵阵吹袭,凉亭内,打造有一副石桌棋盘。

时辰已至午後,浩然天下这边,已经逐渐入冬,山高凉意深。

阮邛终於按耐不住,直接问道:“杨老前辈,算算日子,我家闺女,也差不多赶到宝瓶洲了吧?”

汉子顿了顿,犹豫了一下,“近日大骊那边没什麽事,神秀山这块儿也风平浪静,不然我就走一趟老龙城?”

阮邛没别的意思,只是想着去接女儿。

他的两把本命飞剑,都给了闺女阮秀,只要双方之间的距离不超万里,就会产生一种玄之又玄的心神感应。

提前搁老龙城待着,只要秀秀在那登岸,就一定能等到。

阮邛补充道:“给那小子打造的人身瓷器,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这些小事儿,都可以交给我那几位新收的弟子去做。”

老人敲了几下烟杆,抖搂不少灰烬,摇头笑道:“堂堂十一境兵家剑修,骊珠洞天最後一任圣人,结果就因为自己那个宝贝女儿,修为无法寸进,啧啧。”

世间剑修,最为注重炼心,些许杂念还好,无伤大雅,但要是一道萦绕心扉的大关隘,就极为难以跨过去。

这跟那句,“修道之人,远离红尘”,是一个意思。

精於一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仙家之人,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做那下山历练一事的。

除非是天赋受限,境界抵达瓶颈,迟迟无法勘破之时,才会选择红尘入世。

说的直白点,就像一个学手艺的凡夫俗子,即使天资聪颖,但要是被杂念干预,也一样学的很慢。

老人用烟杆指了指他,略带讥讽道:“你阮邛的根骨资质,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要是加把劲,一二十年後,未必成就不了飞升境。”

杨老头感慨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阮秀如今,年岁也不算小了吧?”

“至於你这麽操心?”

“更别说她的身份摆在那儿,走到哪,碰见什麽大修士,都得掂量掂量,退一万步讲,即使有人不看她的身份,也总要想想我这个老骨头吧?”

阮邛充耳不闻,闷声道:“我阮邛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汉子十指轻扣,轻皱眉头,一张老脸,上面的皱纹挤在一起,都快赶上对面的老人了。

他叹了口气,缓缓道:“各人有各人的道路,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什麽飞升境剑修,我从没想过这些。”

“按部就班,修为什麽的,能增进一分是一分,哪怕将来的大道高度,只能当个不上不下的十二楼,都无妨。”

老人停止了吞云吐雾,笑眯眯道:“继续说。”

魁梧汉子想了半晌,方才开口道:“世间修道之人,首重境界,为此不惜斩断情丝,甚至……”

“甚至有的凡夫俗子,一朝修了道,为避免杂念滋生,还做那抛妻弃子,亲手斩杀族人之事,只为让自己与凡间的纠葛减少。”

男人摇摇头,“我不同,并非我自命清高,不追求境界一说。”

“年少之时,初上风雪庙,我也是一心求道,但这麽多年下来,走了这麽远的路……”

他又顿了顿,汉子的嘴,一向不咋地,不知该如何去描述。

杨老头笑着问道:“看破了?还是……看透了?”

阮邛点点头,“看透了。”

“修为再高,哪怕成了飞升境,甚至到了文庙那几位圣人的高度,不还是如此,不还是跟别人一样,同在青天下。”

“人一死,照样是一捧土的事。”

男人打开了话匣子,“我阮邛,如今不求境界,只想我那闺女以後如何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