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8章 (大章)大汉最大的问题!(2 / 2)

加入书签

大汉先研究了两年的杜仲胶,现在对于杜仲胶的使用非常有心得,目前的轮胎不是批量化生产的,所以不考虑工艺问题只考虑效果问题,所以目前的蒸汽车轮胎是杜仲胶橡胶轮胎。

怎麽说呢,前世2020年才有这种技术普及化。

当然,那是工业化生产,和大汉现在的只是实验室小规模使用是两码事。

但就算是小规模使用,也代表着研究院那边起步要研究的橡胶用法,就比前世工业革命难度大得多。

好消息是目前电气化全面喊停,暂时不会用那麽多橡胶,所以不需要考虑工艺问题,现在只考虑研究新东西先进的东西,生产的事情以后再想办法。

也有坏消息,坏消息是一艘海船可能要用上百公斤橡胶。

整个天山脚下的乌孙人,镰刀都抡冒烟了!

那一平米的草割出来的胶,也就捏出来一个小橘子的橡胶团。

不过产量低不代表不能用,反正乌孙人力便宜,他们一个人用大镰刀一天割草上百平米没问题,但他们的工资远不如长安,只需要二百一个月就够了,给二百那都是极大地支援当地的发展了。

乌孙人现在一边割胶,一边夸奖金北和阿迪给他们找了个好工作,富裕发达了却没忘了家乡人。

自从产了橡胶后,而且每个割草的人月薪二百后,乌孙人就知道,匈奴右谷蠡王下辈子也忿想回来了。

而对于大汉来说,乌孙是新投的,以前一直跟匈奴混的,现在压一点工资也没事。

不会引起其他民众对他们低工资的注意。

刘彻见妻儿讨论起了橡胶的事情,也就顺口一说。

卫子夫马上明白了刘彻没有说的话的意思:「说乌孙人镰刀都轮冒烟了,产量还是不行,所以有更简单的收割方法?还是别的产橡胶的植物?」

刘彻眼冒金光:「有一种树叫做缅榕,或者叫天竺胶树,这种树,只需要割开树皮,就能滴胶,就跟割漆树一样,而且没有那麽多过敏症状。」

「只需要割开树皮,然后在下面卡个小碗接着,第二周来收胶就行。」

「一个人,一天可以割胶七百棵树,每一棵树的产量都和一平米的草是一样的。」

就是因为最近实验室发现,到处都能用橡胶,所以刘彻已经发圣旨催苏武动作快点了。

只要拿下滇国,就能到缅这个地方了。

缅这个地方的人大汉已经调查清楚了,当地人还毛茹饮血住山洞呢,只要拿下滇国,就是拿下了缅。

到时候就能种树了。

没想到这种不毛之地,都能种树变成经济产区?

新商改可实在是太好了!

刘据疑惑:「产量一样的话,还看他们干嘛?一棵树不止占据一平米的空间吧?」

刘彻淡定:「树可以每周都割。」

刘据:「也就是说只要有缅榕,就不缺胶了?」

刘彻摆头:「只能说目前长安也不缺胶,天山草胶就够用,未来几年,等缅榕开始大量生产了,就刚好够到时候长安的胶用量,大汉还需要去全世界寻找更好产量更高的胶。」

别看缅榕的胶产量看起来还行,实则比橡胶树差远了!

橡胶树能……三天一割,单位产量和缅榕一样。

综合一算,产量高一倍。

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知道种什麽好。

不过在现在这个阶段够用了。

卫子夫:「那树皮天天割,就跟流血一样,是不是太残忍了。」

漆树收集卫子夫不是没见过,上林苑里面就有漆树,是给皇室的人看热闹长见识用的。

刘据:「母后,你都不想想未来缅人天竺人的问题,想什麽缅榕天竺胶……」

刘彻:「你应该想的是大汉子民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而不是想什麽缅人天竺人。」

「再说了,缅人现在还在住山洞,还是部落时代,就跟我们三千年前的黄帝还没诞生的时代一样。」

「他们实在是诞生不出自己的黄帝炎帝的话,那大汉应该帮他们一把让缅人迅速过上现人过的日子,不要再懵懵懂懂了。」

刘据小声:「意思是不是工资给一百?」

刘彻:「理论上给吃的就行。」

「实际上怎麽操作就看天竺公司了。」

天竺公司自己决定早期这边的经济发展。

如果天竺公司觉得缅人有能力成为经济循环的一部分,那当然是加入进来。

如果缅人不行,那就没办法了。

这个地方的人不是后世的缅人,而是历史上已经灭绝的存在,霍海对他们都知之甚少,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能不能学习。

在这个地方最古老的族群是骠族,是大概东汉时代,才从青藏高原上下来,到了滇国区域,又流落到缅这个地方的人。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被羌人挤压的没有了生存空间的超级远古级部落,后来到了缅这个区域才真正的让缅进入了部落时代。

到缅这个地方建立封建国家的时候北面都宋代了。

这地方的人都不知道更替了多少遍了。

所以霍海对缅这个地方也是一无所知,需要先拿下滇国再去研究。

如果到时候这儿人口不够,那就只有从滇吸引人过去发展。

毕竟历史上缅的那些更替的族群应该也是滇池附近去的。

就像北方草原,在大汉北境活不下去的一代一代人都去了草原上成了游牧民族,而滇池附近斗败活不下去的人一代一代的去缅回归部落生活。

所以滇人直接去那边应该很快就能适应。

到时候打通了通天竺的方向,就可以让天竺人过来干活人了,天竺什麽都不多,就是人多。

不过这个计划很漫长,至少现在刚走完第一步,降服苍梧国,做到了三面夹击滇国。

滇国的国王要是有脑子的话,就应该在大汉有其他活动之前主动投了。

毕竟他只是名义上控制着滇国,实际上他就只是控制着滇池附近而已。

投了还能献上这麽大一片土地,混个大侯爵。

此时苏武应该已经联合滇人中的汉官,开始在那边传播汉学新学了,其中当然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认知。

滇人们本来就什麽都没学过,吸收的快。

到时候如果滇人都觉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滇王还不老实,那他就只有当祭品了。

车队走的不是近路,而是绕道,刘彻也是时不时的和百姓挥手。

不少抢到红包的百姓那是非常给面子,高喊什麽天作之合什麽郎才女貌。

反正就是一片欢腾。

后面的车上,霍光看着窗外:「哥,你还没选好妻子吗?」

霍去病:「再选了。」

现在霍去病已经有儿子了,按理来说他可以直接娶那侍女做老婆的。

这个时代没有什麽只能有一个妻子的限制,也没有什麽不能娶平民女子的限制。

但是霍去病从小就不一样。

他很早就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是什麽人,他在寻找真爱。

这个真爱也没有什麽标准,就是找,找到时就知道是什麽样的人了。

看着窗外形形色色的人,霍去病忍不住摇头。

无论是大胜回朝,还是这样坐在车上看人群,都有一种看不清的感觉。

不走到他们之中去,霍去病看不清任何人。

更不可能找到什麽真爱。

也许此时此刻真爱就在人群里,但又怎麽看得见?

至于后面车上的伴娘团,霍去病就更不会看了。

霍去病这辈子要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避嫌。跟卫青距离远一点,跟其他宗亲更是要离得远远的,避免有人产生幻觉。

如果真爱正在宗亲之中,那恐怕是不够真。

霍去病:「实在不行就再纳妾。」

霍光看着窗外,若有所思。

霍去病:「陛下说,你做的不错,准备给你升官了。」

霍光摆头:「都是沾了大哥您还有二哥的光。」

霍去病:「霍光霍光,是你要自己去发光,不是沾我们的光,你耐不住寂寞了?」

霍光很坚定:「不会。」

「跟着陛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外朝的官员有外朝的官员的做法,内朝的官员有内朝的官员的做法,外地的官员有外地的官员的做法。」

「大哥你看不上百官,觉得他们对你没有任何影响。二哥也看不上百官,至少不把百官作为对手,谁做他的对手,二哥都不会多看对方一眼。」

「而我,觉得我可以统领百官,也许是三十年后。」

「三十年?」霍去病笑了笑:「行,那也算大志愿,好志不怕岁远。」

「你今年多少岁了?十八岁?你二哥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和青珂恋爱了。你哥我十八岁的时候,你侄儿已经被怀上了,你呢?」

霍光脸红了一下。

霍去病:「你二哥说家里有个丫头,是那年逃荒来长安的,被他救回来了,那丫头性子烈,所以就让她在霍府自生自灭没人管她。结果不知道什麽时候开始,你成了她的靠山,这丫头倒是在霍府活的自在。」

不是主人,但也不是仆人,算个一点五主。

霍光点头。

有这事儿。

霍去病:「叫什麽?」

霍光:「她没有姓氏,本来我想给她霍姓,但二哥不许,所以她姓元,元狩二年来的长安,叫做元宛,宛城来的。」

霍去病手指敲打膝盖:「娶了吧。」

霍去病知道自己弟弟的性格,霍光刨除对元宛的想法外,就没有一丝心思放在儿女私情上。

霍光:「我看科学报说,如果结婚太早对女孩不好,所以还是等元宛二十岁吧,五年后。」

「二哥支持的。」

霍海当然不会有意见,只要不生出霍禹,或者霍禹不是大儿子,或者霍显不是他大老婆,爱干嘛干嘛!

霍海大概记得霍光的儿子在刘弗陵时期是中郎将,那也就是说那时候应该刚十来二十岁的样子。

刘彻应该能活七十多岁,现在才三十多。

也就是说,只要霍光在未来三十年中的十年生孩子,结婚,随便!甚至要大大的鼓励早生多生!

后面二十年,那就要谨慎了,无名无姓的不能娶。

这样一定能避免霍显进入霍家,避免生出一屋大傻子。

卫霍两家第一代人把脑子都给用光了,第二代一个比一个蠢,霍海现在能影响一个是一个,属于人工选种了属于是。

霍去病:「你二哥要去一趟南越国,这一次你二哥出动,南越国在劫难逃。」

「你要不要去混个侯爵?」

霍光立刻摆头:「大哥,一门双侯已经过于扎眼了,一门三侯万万不可!」

当出现一门三侯时,是侯爵的制度出了问题太容易产生侯爵?还是权利特别是军事权利过于集中?

霍光还不清楚这种标志性事件诞生会带来的影响吗?

倒不是刘彻会多想。

而是别人会谈,谈多了,刘彻再不多想都要多想了。

人性就是这样的。

霍去病点头:「做文官也挺好,到时候别说大哥二哥没照顾你,特别是父亲那边……」

霍光:「父亲那边我已经说过了,一切以家族为重而不是以我个人为重,只要霍家在,未来无论多少年后,总有轮到我的时候。」

车队在街上晃悠了那麽一圈,到了霍府门口时,鞭炮锣鼓震天响。

噼里啪啦。

此时能有资格坐大厅的人,都在大门口等着候着。

内院的人反而没资格出来等着,因为他们出来等着,那就把路给堵了。

反而外院的人在外院边缘,兴奋的高谈阔论。

大家对于大汉公主嫁给武侯,持有非常正面的看法,认为此婚之后,大汉蓬勃发展的腾飞时间再加三十年不止。

现在大汉一片繁荣,四面八方的扩张。

唯一的问题就是一个。

「当今陛下,孩子生的太少了,未来要往那麽多地方封王,陛下现在才五个儿子,哪儿够封?!」

「陛下得多生才行啊!」

说这话的人说的话,引起了在场的人的认可。

而进入院子后,趁着喜庆,趁着今天大家关注重心不是自己所以出来走走的刘彻,僵住了。

妈的二十二年前做了皇帝,被人压力生不出孩子,天天给压力。

二十二年后,生了五个儿子了,还被压力?!

现在大汉什麽问题都没有了,唯一问题就是我刘彻生孩子生的少?

你们还点头!

说话的人回头:「兄台你说是不是。」

刘彻点了点头。

那人:「咦,兄弟你这身衣服有点眼熟。」

刘彻:「龙袍。」

「扑通!」

那人秒就跪了,一脸我不想死的表情。

然后旁边噼里啪啦跪了一地。

刘彻:「今天朕不是皇帝,只是新婚夫妇的父亲岳父。」

众人尬笑,您别开玩笑了行吗,明天您是皇帝了到时候再按名单砍头是吧?

刘彻:「大家吃好喝好,朕先走一步。」

说着刘彻又回头:「朕为了大汉的发展,每日勤于政务,故而儿子生的少,结果这也是错?那朕没有办法了,毕竟时间对大家是公平的,贵为皇帝朕的一天也只有二十四个小时。」

刘彻还是想到了挽尊的话术。

等刘彻走后,才有人小声:「看来当皇帝也不是全是好日子啊,满皇宫的女人,只能看不能碰。」

「毕竟勤政嘛。」

角落里有人小声:现在一共才有几个皇帝啊,大家还没见过皇帝的多样性呢,以后谁知道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