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0(1 / 2)

加入书签

顺手些。

“阿娘,我没主持过殿试,若是将这事儿办砸了可如何是好?要不?,我就先?替您打个先?锋,具体?录用?何人,还是由您来定吧。”李令月道?。

“让你接这项差事,你只管接了就是。便是你选的人不?合用?,也可事后撤了。”

武皇表示,裁撤官员对于她而?言,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了,没有任何压力。

“婉儿曾数次协助朕处理科举之事,朕将她借给你。你若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只管问她。”

说完这话,武皇又对李令月语重?心长地道?:“此次恩科之中,你要格外留意那些青年?才俊。朕算是看明白了,与那些老朽之人相比,还是青年?才俊更容易接受新的想?法?。”

李令月总觉得武皇话中有话,她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

在与心腹爱将们协商过后,李令月很快便敲定了进入吐蕃的人选。

拢共五千余人,既有在吐蕃颇有势力之辈,又有那等长袖善舞之人,还有一些则是看着不起眼却极擅打探消息之人。

对于李令月而?言,数千人,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多了,不?好管理,吐蕃人会?通过这些人反向打探到大唐,尤其是她的情况。少了,则如泥牛入海,起不?到什么效果。

在为这些人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后,李令月终于派人将他们送回了吐蕃。

这些人一回到吐蕃,便忙不?迭地向他们的同伴们转述他们一路上的见闻。他们秉着七分真,三分假的原则,几乎将李令月吹成了真神下?凡。

紧接着,武皇也被他们吹了一波,说她能够生出这样一个女儿来,定然也不?是什么凡人。自武皇登基之后,大周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气象,这正是上苍给他们的提示云云。

他们的话,有些人信了,有些人则将信将疑。但人都是有从众性的,随着他们的话语在吐蕃越传越广,影响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

这时,那些回到吐蕃的人又暗自感叹,大唐太女手中有不?少良种,更有许多?他们用?得上的东西。可惜,这些好东西,她向来只给自己人。

要是他们也能跟大唐太女成为“自己人”,不?知会?有多?少好处……

这番话,听得周围之人人心浮动,恨不?得立刻将李令月撒出的饵咬在嘴里。

吐蕃人中,仍有一批重?臣坚定地认为大唐人不?可信,他们应该好生防着这些唐人。但有了回归吐蕃之人的大肆鼓吹,不?知不?觉间,吐蕃人分化?成了两拨……

日后,当大唐再次征战吐蕃之时,只需将坚决不?肯服从他们的这拨人打服就好。

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暂且按下?不?提。

……

却说李令月跟着上官婉儿一起操办科举之事,前后忙碌了两个多?月,才终于有了些眉目。

此时的科举程序还远远不?像明清那般繁琐,因朝廷急着用?人,待做好准备之后,从初试到殿试,拢共只花了月余时间。

本朝的初试内容为诗社?、草书、经学,主考官由各地的地方官担任。

通过初试者,可参加殿试。参加殿试的考生,需根据主考官所出的题目,当场作?一首五言/七言律诗,或是五言/七言绝句。

因这回李令月是主考官,各地的考题需要她来拍板,殿试的内容更是需要她来拟定。

她一面召集礼部的官员来出题,一面翻阅着过往几届的试题,思考着她该如何出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