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1 / 2)
开电话亭后,电话接通了县里。
“喂?是盼来吗?还是小彭?”话筒里出现刘长生的声音。
彭上行激动地说道:“主任,锦绣编出了一款收纳箱!很受人喜爱!咱现在接到了不少订单,很多人跟咱预定。咱想问问县里咋操作。”
听到好消息,刘长生高兴地说道:“好好好!我就知道锦绣这孩子有能力!这样,你先把订单数量统计出来,咱给消费者们定个时间,比如定在五月份,或者六月份完成交货。”
听到这个交货时间,让彭上行有点心虚。支支吾吾地汇报情况:“主任,情况是这样的。我今儿去了第二机械厂……”
一点一点跟挤牙膏似的将过程说出来,彭上行没敢隐瞒算计百货大楼的事儿。
刘长生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说道:“情况我都了解了。你也是为了咱县里才会出此下策。但是现在距离三月份,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间太紧张。咱得等锦绣从首都回来,由她教其他人,让手艺人们学会编这款收纳箱,才能正式生产。除此之外,咱还得考虑运输的问题。”
言下之意,三月份不可能能拿出货上架到首都这边的百货大楼里。
彭上行解释道:“咱跟大伙儿说的是三月底前上货。咱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那也得看锦绣那边的安排来定。”刘长生觉得彭上行没有抓到重点。现在一切进度,全压在周锦绣身上。
彭上行反应过来,试探地说道:“主任,如果锦绣不参加比赛,她现在回到县里,咱是不是马上能投入生产了?”
“小彭!你这个想法是不妥当的!周锦绣去首都,不单是为了个人理想,也是为了帮咱国家弄出巧克力的包装挣外国人的钱!”
“无论她的作品能不能入选,她能去参加这次比赛,能接触到其他编织师傅,这个机会对于她个人,对于咱县里都至关重要!你得明白,周锦绣能走到哪一步,咱县里就能走到哪一步!”
电话那头刘长生说话的语气特别严厉。
彭上行被刘长生这番话醍醐灌顶,赶紧认错:“是我眼皮浅儿了!您放心,我会在首都好好配合周锦绣的工作!”
刘长生叮嘱道:“在学习方面不要舍不得花钱,只要能让周锦绣提高编织技术,咱该掏的钱得掏!还有,要注意孩子的心态。别给她太大的压力!”
“好的,主任,我会按照您说的话来办事。一定把周锦绣照顾好!”彭上行犹豫了一下,又问道,“那我这边还需不需要继续宣传咱的产品?”
“咱手里没货,先不急着宣传了。等咱手里有货后,咱直接拿着货到各地的供销社谈合作!”
比起彭上行费尽心机把货上架到首都的百货大楼里,刘长生跟周盼来想法一致,都觉得不该把目光放在首都。
刚开始办厂,他们的出货量肯定不多,供货不稳定。直接运去首都,光是运输费都得花不少钱。这样算下来成本高了,赚得就少了。倒不如老老实实的先在本地本省卖货。等厂子规模提升后,出货量增多后,再谈下一步发展。
彭上行如同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他光顾着拉订单,让自己立功。忽略了出货量!
“明白了。有啥情况,咱再跟您汇报!”彭上行失落的挂断电话。
吴大姐回来看到他脸色不太好,好奇地问道:“这是咋了?彭秘书,该不会是被领导批评了吧?”
彭上行面色不自在地摇头,将通话时间告诉对方,提着菜篮子走回大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