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3(1 / 2)

加入书签

老家。攒了一年的小钱,就这么花完了!但好在没过多久周家分家了!

周建国依然把大头寄回家,小头留在自己手里。寄回家的大头,周建国让王秀拿着,在信里对王秀千叮咛万嘱咐,这钱是给她跟周盼来生活的!一定不能借钱给另外两个兄弟跟嫂子。

手里头攒着小头,回家前买了这些东西花了七七八八。周建国一点都心疼!毕竟是他亏欠了家庭!难得回一次家,就该多买点东西给媳妇跟孩子!让媳妇跟孩子高高兴兴的!

李大姐见周建国这个八尺男儿眼红含泪,都为之触动,安慰道:“熬过了最困难的那几年,咱县里的日子也渐渐好过了!现在咱全县各个公社都养猪了!农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周建国吸了吸鼻子,点头说道:“对!我儿子写信告诉我了。现在大队养猪了!尤其是市里的领导搞了个城乡合作养猪计划。老家的生产队被选为试点,现在养猪到户!每户家里能养四头猪呢!”

所有人都被周建国的话吸引了。李大姐惊讶地问道:“您家是不是在梅花公社那边?”

“对!我家就在梅花公社底下的生产队,叫林化生产队!”周建国回答对方。

李大姐拍着手一脸羡慕地说道:“现在梅花公社可是过好日子了!先前来了一位姓汪的领导,改了工分收入制度之后,梅花公社的社员们不单能依靠下地挣工分,还能依靠编东西挣第二份收入呢!可真是让人羡慕啊!尤其是梅花公社那边还搞了个城乡合作养猪试点!听说有个生产队养了上千头猪呢!没想到就是您家那边的生产队啊!那你们家可要过上好日子了!”

周建国留到其他乘客一脸羡慕的表情,摆手说道:“咱也不知道最后能把猪养成啥样!这么多头猪,吃啥喂啥都是大问题!”

有人插嘴出声说话:“我可听说了!梅花公社那边拉着猪粪去跟宝山县换麦秆喂猪呢!”

其他人一听,竟然还有这种操作,都被震惊到了。

有人惊讶的说道:“谁想出来的这么妙的招儿!猪粪还能换猪食呢!”

“猪粪可是地里的宝啊!拿去施肥,庄稼长得好!咱西云县养了猪,的确可以拿猪粪去跟其他县换东西!”司机徐师傅也加入了话题讨论起来。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招儿,这人可真是太聪明了!”李大姐感慨。

周建国欲言又止,忍住了没有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他们。

终于回到西云县,周建国提着东西,精神抖擞地朝家的方向奔去。三年没回来,家乡变化不大。周建国沿着乡道一直走。

走到梅花公社的时候,看到公社外面的墙上刷着好几排大字。

‘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

‘想要过得好,思想得提高!’

‘认真学习革命思想,做积极优秀的人民群众,过幸福美好的生活!’

周建国停留下来认真地参观了这些大字,忍不住露出笑容。

刘秘书从公社骑车出来,瞧见一个穿军装的同志,微微一愣。好奇地打招呼:“军人同志!您是回乡探亲吗?”

周建国不认识对方,大声回答道:“对!我是林化生产队的人!从部队回家省亲!”

刘秘书诧异,骑车自行车来到周建国面前,特地停下来打量着周建国,人长得真端正!瞧这五官,真是大气英俊!

他询问道:“怎么称呼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