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 2)
,家里连个读书人都没有,真以为她嫁到罗家成了县令夫人,她娘家就跟着鸡犬升天了?”
王教谕家的马车上,朱氏跟王教谕也在说这事:“我看对婚事有意的是县令夫人的嫂子,县令夫人似乎并不热切。”
王教谕叹道:“罗家勉强算是寒门出身,站在罗县令的立场,刘家小娘子嫁进王家这等世家不是什么好事。”
朱氏犹疑:“王家虽然还在世家谱上,可到底已经没落,下回重修世家谱,王家指不定就被黜落了,如今算不得什么世家了吧。”
“世家谱难修,我估计,当今在位时世家谱不会有重修的一日。”
“为何?当今出身关陇马家,马家上位之前在世家谱上没有名号,马家不想重修士族谱,把马家加进去,排在世家谱上头一位?”
王教谕眉头紧锁:“恰恰相反,当今上位之初杀的世家人头滚滚,明摆着打压地方世家大族。加之这些年又大力提拔寒门出身的官员,其中用意不言自明。”
世家的关系盘根错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晋朝建立至今十四年,寒门学子还未成气候,世家又卷土重来,治国安天下偏偏还少不了世家子,当今既要用世家,又要防备打压世家。
上行下效,寒门出身的官员,和世家出身的官员始终不是一路人。
“别看王苍如今只是个秀才,王苍聪慧肯读,终有一日会站到朝廷上,他是世家出身的俊才,世家拉拢他再正常不过,到时罗县令如何自处?”
“这……多少年后的事情了,用得着这般担心吗?”
“用不了多少年,罗县令致仕前,王苍必会走到那一步。”王教谕十分看好王苍。
县衙后院,县令夫人的嫂子张氏叹道:“可惜了,难得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年轻人。”
这个合适,只是张氏觉得合适,除了她之外,没有人觉得合适。
县令夫人安慰道:“当今看中咱们寒门出身,选个没落的小世家,不如选个能读书的寒门学子,以后前途好着呢。”
“我一个无知妇人哪里懂这些,您是县令夫人,又是见过大世面的,你大哥都说了,孩子的婚事叫我多听你的。”张氏言语间都尽力捧着小姑子。
县令夫人笑道:“嫂子不用这么客气,舒娘是我亲侄女,我这个做姑姑的总不会害了她。”
刘小娘子闺名舒娘。
刘舒娘站在一旁低声不语,想起那日在码头上的惊鸿一瞥,不禁有一丝遗憾。
第4章 天凉好个秋
有本事的人,在哪儿都不缺饭吃,周家人靠着一手好厨艺开了家饭庄在南溪县立足,去年从杂乱的北街搬家到南溪县房价最贵的南街,和梅家、贺家成了街坊。
渔娘答应要带弟弟去周家找周淼蹭点心吃,马车赶进南街,渔娘忙吩咐:“五叔,在周家门口停一下。”
“哎。”
梅二郎听到周家两个字,本来午后有点困倦,一下就精神了。
林氏一下乐了:“你个臭小子,这么馋嘴,家里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
梅二郎答话,忙往姐姐身边贴贴,拉着姐姐的袖子,好似怕他姐姐不带他去周家一般。
梅长湖看着儿子的小肚子,坐下后圆溜溜的肚子比站起时显眼多了,嘟囔一句:“这孩子这般爱吃,也不知道像谁?”
林氏横他一眼:“总不会是像我。”
梅长湖不敢吭声。
渔娘看爹这么怂,捂嘴偷笑。
马车停到周家门口,渔娘带着弟弟下马车:“爹,娘,我去找淼娘了。”
“早些家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