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 2)
外地来的有钱有势的大粮商,那就不一样了。
地里的粮食收割晒干入库了,县衙收税粮的粮库忙碌起来,罗县令这几日都在粮库监督忙碌。
“大人,夫人身边的刘妈妈来了。”
“送饭来的?本官这会儿没空,叫人把饭放桌上,饿了我自会去吃。”罗县令盯着账房算已收的税粮数额。
“大人,刘妈妈不是来送饭食的,家里来了贵客,请您回去一趟。”
罗县令漫不经心:“来谁了?”
小厮忙凑上去嘀嘀咕咕了几句,罗县令惊得眼睛都瞪大了:“你说什么?郑家来人了?”
天下姓郑的人多了去了,在当今官场之上,没提其他,只说是郑家,大概率说的是郑贵妃的娘家,二皇子的舅舅家。
郑家的管家拿着帖子来南溪县拜访一个小小的县令做什么?
这些惹不起的大家族都是无利不起早的,罗县令快步家去,忧心忡忡,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13章 耀武扬威的奴才
给罗县递拜帖的郑家人是郑家的二管家,东拉西扯两盏茶的功夫,郑二管家才说出来意。
“罗县令是知道的,北方各边卫百姓不少,那些地方贫瘠,养些牛羊还使得,也能勉强种些粗粮,一年到头要想吃点细粮,那可难着呢。”
“我们郑家原是临江府人,家里做些小生意活命。如今郑家跟原来时又不同了,上面主子吩咐,不能与民争利,要多做些与民有益的事,方可对得起当今的看重。”
郑二管家对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这才笑着对罗县令道:“今年南方各地都丰收了,我们家想在各地采买些粮食,送到肃州卫、凉州卫、宁夏卫等地,还请罗县令多多帮扶。”
罗县令忙道:“丰年农家丰足,本有卖粮的想法,郑二管家既能解决南溪县百姓卖粮之困,又能解决边卫买粮之需,这样的好事,本官……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本官自然竭力相帮。”
说完漂亮话,罗县令试探着问:“只是,这价钱……”
“大米分上中下三等,还分南北,平年里,南边米价一斗四五十文钱,叙州府水汽丰沛好种粮,又地处西南,自然是按照南方价算,今年算是大丰年,收稻谷的价嘛,中等稻谷二十文一斗的价钱,定然不负百姓们辛劳一年。罗县令觉得如何?”
郑二管家绕了好大一圈报出二十文的价钱,罗县令听后心里只觉一股怒火起。
罗县令忍了又忍,端着一杯茶一口一口地喝完了,这才缓缓道:“换作往年,二十文的价钱,别说买一斗稻谷,怕是半斗都买不着。就算今年是丰年,就说咱们县里的粮铺吧,今年收新稻的价钱,最少也是三十文一斗。”
“哦,这是贴着钱做买卖?”郑二管家一拍脑袋,故作惊讶:“怪我没想明白,本地粮铺做的是坐地生意,没有运货雇小厮货船镖局等花费,三十文收稻谷,磨出来,以五十文的价卖白米,也算得过账来。”
郑二管家吐起苦水来:“大管家叫我等去各地收粮往边卫送,我们这些管事都觉得不妥,辛苦南北跑一趟,忙活一两月,一个子儿没赚着,倒是沿途托出许多人情去,何苦来哉。我们大管家说呀,咱们郑家跟别家不一样,做的就是为国为民的买卖,赚不赚钱倒是其次。”
罗县令到底是个底层起来的寒门子弟,终是听不过去这等不要脸之言,忍不下去了,语气微冷:“听二管家这般说,南溪县的稻米运到边卫去卖,也是二十文一斗的价钱?”
二管家笑容微收,身体往椅背上一靠,不轻不重道:“我等只是听命办事,至于怎么卖,自然是上头有人做主。左不过,不会叫罗县令难做就是了。”
什么叫不叫他难做?
前言不搭后语!
打着郑家的旗号,一个外八路的奴才就敢在他这个县令面前威胁他不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