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1 / 2)

加入书签

做什么?”

“祖母说了,不能叹气?,叹气?会把财运叹走的。”

杨密笑了声,笑够了才说:“好,咱们不叹气?,小叔带你家去吧。”

“走了哦,回家!”

第29章 渔娘的好日子

元吉十四年春。

天气日渐暖和,乡野间桃李春风香满园,野菜花开满了?田埂,村里百姓开始犁田蓄水,准备给水稻育苗。

从二?月开始,孙浔带着几个弟子在江上?看百姓疏浚河道?,渔娘他们每日在河岸上?跑来跑去,人晒黑了?不少,关于兴修水利的策论?写了?一箩筐,真是?从身到心都累惨了?。

直到这几日,该学的学的差不多了?,才带他们回县里松快几日,过几日后,要继续学前朝《周史》。

爹娘弟弟都不在家中,渔娘在家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就使人赶马车回清溪村,正巧看到清溪村一派春日盛景。

渔娘毫无形象地蹲在田埂上?,手撑着下巴,看看远处的南山,又看看近处的稻田,蹲的腿都麻了?,被阿青扶起来,咬着牙等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

梅长?湖挽着裤脚在水田里查看育种的秧苗,跟种田的老把式商量着秧苗发芽的事,渔娘站在一边听了?会儿,育苗什么?的听得半懂不懂,她只觉得,阳春三月的太阳晒的她浑身舒坦,背脊微微冒汗。

“渔娘别在这儿晒着,赶紧家去,我一会儿就回。”梅长?湖回头见闺女小脸晒得红彤彤的,摆摆手赶女儿走。

渔娘捏着棉帕子擦擦汗,看了?眼?天上?的太阳:“爹,快午时了?,您也别留太久,就算有事儿要做,等吃了?午食再来也行。”

“不用?你说,我知道?,你快走。”

渔娘带着两个丫头家去,走到青溪河桥上?,看到张大娘手里甩着一截细嫩的柳枝,吆喝着把一群鸭子赶下河,大鸭子小鸭子在浅浅的水洼里嘎嘎叫着扑腾翅膀。

“张姐姐,你家又多了?十只小鸭子呀。”渔娘笑着走过去。

见是?她,张大娘子招呼她过去:“原来不下蛋的老鸭子去年卖给你家几只,我家又吃了?些,开春自?然要买小鸭子补上?。”

张大娘子看渔娘脸上?的皮肤不如年前见时白嫩,笑道?:“前几日我从你家门?前过,碰到你娘了?,你娘说你跟你先?生去看淘洗河道?去了?,怎么?今日就回来了??难道?河道?淘洗完了??”

“没那?么?快,要疏浚完叙州府给咱们南溪县划定的河道?,至少还要半个月。”

“半个月也没多久了?,这个时间正好,赶在枇杷黄之前干完工差,回家正好栽秧苗。”

“知府大人安排得当,定不会误了?农时。”

张大娘子道?:“对了?,你天天去江边看,可见到我们村的人了??”

“见到了?,昨日我回县城前,看到我们村的壮劳力在南溪上?游,你爹也在。每日下水干活虽然累,每顿有老姜熬的热汤喝,又有粥吃,身子骨好着呢,一点没生病。”

“三清老爷保佑,好歹没有生病。”张大娘子脸上?笑意深了?几许。

清溪村每家出一个壮劳力去服役,张家为了?不耽误两个儿子在县里的差事,张家去服役的是?张大娘子的爹。

知道?她爹好好的,张大娘子就不担心了?,她笑道?:“听你家佃农讲,你家今年育苗的稻种有一小块是?从外面弄来的新稻种,也不知好不好?”

“我只知道?稻种是?我爹从西南少民一处寨子里弄来的,听说这种水稻比咱们这边的长?得矮,稻穗结得多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