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1 / 2)

加入书签

,天色亮了,两岸各处也热闹起来了。

“今天是个大?晴天呀。”

渔娘看到头顶的天空有?些发白?,静静欣赏着?天空慢慢发亮。

过了许久,一道晨光刺破江上的晨雾落到渔娘身上,渔娘嘴角带笑,沐浴着?温和?的光,渔娘打了个哈欠,眼皮子沉得?很?。

不等阿青回来,渔娘回船舱睡个回笼觉,这一觉睡了一个多?时辰,等她再醒来,她的门被敲得?砰砰响,外?头她爹叫她用早食了。

自己亲手钓的鱼,吃起来就是格外?美味。渔娘吃了一碗鱼汤面,转身回屋里写她的长江夜钓游记。

二郎跑来看她写游记,不过一会?儿就被人叫走了。

渔娘心情颇好,笑着?跟阿青说:“二郎肯定被师父叫去读书了吧。”

“正是,刚才听孙先生说,咱们的船今儿中午要到武昌府停靠,孙先生叫二少爷学?几篇武昌府名篇,回头要考他。”

他们三月初一出发,路上时间充足,于是一路边走边游玩,以至于出门半个月了,还未到武昌府。

梅长湖跟林氏正在说这事?儿:“咱们在武昌府暂留两日,随后路上就不下船了,直达淮安府。”

梅长湖点点头附和?:“再不赶紧些,只怕三月二十八到不了淮安。”

他们这次去淮安主要是为了带两个孩子回族里祭祖,按计划,只要清明节之前能赶到淮安府就不算晚。

他们从南溪县出发前一日收到主支的信,三月二十九淮安府苏家办宴,请了梅家。梅长同希望他们一家四口三月二十八之前能赶到淮安府,隔日一块儿去苏家赴宴。

“也无妨,三月底到淮安府,四月初四回到安东祖坟给祖宗扫墓,再留几日跟族亲叙叙旧,咱们四月初十走,回程咱们带着?孩子南下去江浙走一走。”

算好日子后,林氏道:“上次来的信上说,三叔一家二月十五就已从万安县出发,如?今应该已经到淮安府了吧。”

“嗯,这回三叔带着?家中老小都去淮安府了,时隔十七年,咱们三房头一回团圆。”

梅长湖心里生出几许期待,也不知?道三叔如?今什么样了。

一大?家子赶着?要去淮安,到了武昌府后,在城里城郊游玩了两日,武昌府著名的亭台楼阁五六座,这两日天气好,登高?望远颇得?意趣。

走的时候渔娘还有?些不舍:“娘,等我们回程也在武昌府停几日吧,咱们去武昌府下面其他州县走一走。”

“好,回程咱们慢慢走。”

二郎没那么想去游玩,他只爱吃,这会?儿手里拿着?码头上买的面窝啃,他道:“要吃好吃的。”

林氏无奈,拿帕子给他擦嘴:“二郎,你如?今已经是读书人了,在家这般贪吃就算了,在外?不可这样。”

梅二郎仰头看娘亲,又扭头看姐姐:“姐姐说的,出来吃好吃的。”

渔娘撸了一把他的脑袋:“淮安好吃的更多?,咱们别耽搁啦,赶紧去淮安。”

梅长湖一家盼着?赶紧到淮安,淮安梅家人也在盼着?他们。

从三月二十开始,梅家下人就在码头候着?,等了好几日,三月二十七那日才等到梅长湖一家到淮安府码头。

“二老爷到了,你且侯着?,我回府请主子来。”

梅家守在码头的小厮远远看到挂着?梅家族徽的大?船从远处驶来,其中一个小厮翻身上马,紧催快马家去。

淮安府码头比南溪县码头繁荣超过十倍,等着?靠岸的货船非常多?,等梅家的船靠岸,梅长同已经骑马赶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