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2)
”
渔娘搓搓手,放在炉子边烤火:“师娘,师父今日还是不在家?”
“不在,今儿罗县令有请,你师傅去罗家跟人闲谈去了。”
入冬了,也无甚杂事要?忙,罗县令得了空闲,常邀请王教谕、孙浔等?人一块儿谈论诗文。平日里孙浔是不去的,这几日正好休息,左右无事,就去瞧瞧。
渔娘懒声懒气道:“这两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罗县令来咱们南溪县已经两年了。”
罗县令来南溪县两年了,梅家的故交,上一任南溪县县令沈从鸣离开南溪县也已经两年了。
沈从鸣原是渔娘的祖父,梅平寿的朋友。
沈从鸣出身寒门,算是有良心之人,在当地官声不错,无奈他是三榜进士出身,上头?又没人扶持,上升十?分艰难。
自从沈从鸣当官后,换了三个?地方当县令,除了品级上略有提升,从下县的从七品县令到上县的从六品之外?,再无其他。
还是那句话?,寒门和?寒门是不一样的,被皇帝看在眼里的寒门子弟才是寒门。没被看在眼里的那群寒门子弟,还是官僚集团里的底层牛马。
“今年中?秋节的时候,我爹收到过?沈伯伯从山西阳城送来的信,沈伯伯说,他家大孙子明年秋天也要?考举人,若是考不过?,想把他孙子送去叙州府考府学。”
明年才考举人试,沈从鸣这么?早就写信来说去叙州府府学读书的事,只怕明年沈家那位大孙子大概率考不过?。
于?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沈从鸣虽是三榜进士,他是沈家头?一个?官身,自然光宗耀祖。可若是他家后继无人,儿孙中?都没有能耐人,等?沈从鸣百年之后,他们家只能退回老家过?日子。”
沈从鸣乃是梅家故交,沈从鸣在南溪县为官多年,对孙家也颇多照顾,于?氏对沈家人自然也熟识,忍不住为沈家生出一句感叹。
“你沈伯伯只比你祖父小几岁,纵使他身子骨好,再过?几年他也该致仕了。沈家两个?儿子读书不成,希望他这个孙子能读出来吧。”
寒门子弟,三代之中?无能人,人脉续不上,后代自然也沾不到祖辈的光了。
沈从鸣家,还有孙浔的好友张砚家,都是这样的底层寒门。张家比沈家有钱,稍好些。
“对了,早前听说文嘉要带他先生同窗来你家书楼,怎么?还不来?”
“快来了,贺文嘉写信回来说这个月底就要?来。”
贺文嘉不止说了月底许耕和?他的同窗们要?来,还说许耕的朋友范江桥这几日住到他的院子里,他说范江桥在算学上极其厉害,从朝廷兴修水利算人力、土石、钱粮,到建房造车算木料等?,没有他不明白的。
贺文嘉十?分佩服范江桥,跟他来往得多了,贺文嘉才知道范江桥是来过?清溪村的那位户部郎中?范木秀的族叔。
范江桥和?许耕认识,是因为范家乃墨家,许家乃农家,近一两百年以来,两家人常有来往,也会互相交换培养子弟。
比如,那位范木秀范郎中?出身范家,却十?分喜爱农家,他的一生本?事都是从许家学来的。
渔娘知道这些后,忍不住感叹,顶层世家世代联姻巩固自己的地位,许家、范家这些半藏半隐的小家族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大世家靠着手中?的人手、土地、人脉等?资源,朝廷动荡时他们联手可谋国。成了自然好,败了那就诛九族的大灾。
墨家农家这些小家族埋头?做事,朝廷好时他们不见得多好,天下百姓水深火热之时他们也能勉强过?得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