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1(2 / 2)

加入书签

九月十二成亲,只有半个多?月的功夫了?。

早前梅长湖夫妻俩就商量好了?,家中产业大?体上要做到两个孩子一人一半。这几日把房契地?契铺子等拿出来数了?一遍,房子和地?好分,铺子却?不?好拆。

“咱们家的铺子就没有空闲的,大?多?开着书铺,这书铺分开就不?好管了?。”

书坊、书铺是?家里祖传的产业,这要拆分了?梅长湖心里不?是?滋味。可若是?不?拆开,分给渔娘的东西就少了?。

林氏翻着手中除书铺之外?的铺子,想了?想道:“京城的三进宅子给渔娘,除了?书铺之外?的另外?两间铺子也给她,另外?再补一万两银子,拿着这银子她乐意买铺子就买铺子,乐意买宅子就买宅子。”

“可那也不?够,各地?书铺统共十二间,也就是?十二个铺子。另外?书坊还?没分呢。”

“那十二个书铺也不?是?每间地?段都值钱,若是?选便宜些的,一万两够买十间铺子了?。书坊就别?分了?,跟二郎说?好,只要他姐姐在一日,书坊每年赚的银子他要分给他姐姐四成。”

梅长湖点头:“说?了?不?算数,写契约吧,免得等我老了?以后他们姐弟闹不?痛快。”

自己生的儿女自己知道,他们姐弟应该不?会?因为财产闹矛盾,可儿子以后总会?成亲,写契也是?为了?防止未来的儿媳妇生事儿。

房子铺子分了?,家中另存的古董首饰书画等,他们姐弟对半分。清溪村的土地?不?分,算他们夫妻的,等他们死?了?,那地?就留给二郎吧。

毕竟,渔娘还?有一栋藏书楼陪嫁,书楼比清溪村的那些地?值钱。

“我这个当爹的还?能给二郎当牛作马二三十年,多?给渔娘一个书楼也不?算什么,二郎若是?要,我也能给他攒出来。”

林氏白他一眼:“找补什么,二郎又没说?你偏心。”

“我这可不?是?偏心,两个孩子在我心里一样重。都是?夫人你给我生的,我难道还?嫌弃什么?”

林氏顿时笑了?:“女儿如今都要出嫁了?,几年后说?不?得咱们都要当外?祖父外?祖母了?,这些话?你好歹藏着些,叫小辈听到了?像什么样。”

“你这话?说?得不?对,都是?年轻时候走过来的,难道谁还?不?会?老?有年纪了?,就不?配说?这些了??”

梅长湖振振有辞,林氏却?有些不?好意思:“行?了?,叫你别?说?。”

林氏推他一下:“赶紧的,把嫁妆单子写好,再抄录一份给我存着。”

老夫老妻的,有时候却?觉得比年轻时候更有意思,梅长湖笑着起身:“行?,小的听夫人吩咐。”

林氏笑哼一声,转身去隔壁屋:“林妈妈,渔娘的喜服可改好了??”

林妈妈亦步亦趋跟在林氏身后半步:“今儿上午就改好了?,奴婢们瞧着好,您再去看看?”

“是?得看看,一辈子一次的大?事可马虎不?得。”

林氏进去耳房,几个绣娘正在裁衣,见林氏进来都躬身行?礼。

林氏叫她们起身,径直去看窗边架子上挂着的喜服,对着光细细看过该的那一小块刺绣,针灸细密,配色典雅,林氏很满意。

“改得好,比原来的绣片看着搭些,林妈妈,有赏。”

绣娘们喜不?自禁,纷纷道谢:“谢夫人赏。”

林氏过去看绣娘裁剪的衣裳,她问:“绣娘去益州府前可量过身了??”

“量过了?,小姐前年和去年身量长高了?近两寸,今年从春天到秋天身量都未再变,我们想着小姐年岁也大?了?,应该不?会?再长,这次给小姐做冬衣,衣袖就没有放量,都是?贴着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