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2(1 / 2)

加入书签

武帝为了获得人才,避免人才均自贵族来,使用了举荐制,即每个州郡拥有举荐所辖地域的人才做官的权利,且根据每个州郡情况不同可以举荐的人数也不尽相同。

但是时间到达东汉末期,因为土地兼并和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举荐权也等于变相的掌握在了世家手中,人才只有先成为世家的心腹,才有获得举荐的机会。

这虽也不是百分之百,但是哪怕一年只有一个人是世家的人,之后就会逐年递增越变越多。

为了遏制这种情况,也因为世家之力渐衰,到了隋文帝时期,他在举荐制的基础上加了分科考试,而到了炀帝之后,渐渐有了科举制的雏形,此等行为大大得触犯了世家的利益,后世也有人评价,科举制很有可能就是隋朝灭亡时候世家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虽非主要原因,但是世家那时候心生不满也是必定的。

后世的每个朝代都使用了科举制,以及每每开朝都默认诛杀前代世家,还地于民,也是这个因素。

直至现代,干脆釜底抽薪,采用了土地国有制,这可谓是历朝历代均未有过的一个创举,是否能够成功遏制世家一说……只能等后世来评价了。

但在如今的朝代,要遏制世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开国君臣。

跟着皇帝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不正是荫庇后代子孙?

至于后代子孙是否能争气,就只能看家教的。

当这些人因深恨世家、皇权压迫揭竿起义后,自己也将成为了压迫别人的世家和皇权,不得不说也是极其嘲讽的一件事。

而作为世家出生的荀彧,自然也非常清楚这些人的想法。

他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露出了嘲讽的表情。

曹操亦然。

他们本不欲染指兖州这个大麻烦,只是既然有人要把他们当做软柿子捏……不给人一点回礼,就有些太过不客气了。

曹操帐下的谋士均在摩拳擦掌想着要怎么在为主公彻底拿下兖州之时再给世家一点教训,夏安然也在摩拳擦掌看着整个兖州的舆图。

兖州最东端就和成皋接壤了,曹操做了兖州刺史自然就不会再住在东郡,而是会去更西边的刺史府居住,作为心爱的谋士之一,夏安然当然要跟过去,虽然有些放不下现在在自己庄子上的那些冬麦,但是曹操看到他依依不舍的态度已经承诺会再给他一个发一个大庄园的。

“要和子和在一处。”夏安然提出了自己的小要求“我要蹭子和的马一起上衙。”

闻言,曹操摇摇头,指指他“景熙你分明会骑马,偏要蹭子和的作甚?”

当然是为了让你们习惯成自然啊!

夏安然自打和曹纯确认关系之后,以前的蹭马车就变成了他坐在曹纯的马背后两人一起来上班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一个人问他为什么要两个人骑一匹马。

也没人问他为什么就这么点路,为什么曹纯总要绕路来接他两人一起回去。

大家仿佛就觉得这是很正常一样,搞得想要搞温水煮青蛙的夏安然有些下不来台。

直到他发现荀彧明明有了老婆,但是偶尔还会到郭嘉家中同塌而眠,偶尔还会与戏志才同床共枕。

还会和钟繇彻夜不归……

同样,曹操也会,似乎他们几人都会去别人家中住宿,唯独跳过了夏安然。

再之后,他和曹纯把臂同游……却发现曹操经常和他的某个爱臣手挽手共同上城墙观舆图,说到了兴起还执手相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