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1(1 / 2)

加入书签

,小小的少年将其记在了心里,并且在其后,努力压后了成婚的奏请,直至条件成熟,一令惊天下。

但此时的小皇帝还只是在心中的小本本上默默得记下了夏安然的玩笑之言,打算在之后有机会再问一问这要如何操作。

几人到了刺史府门口,夏安然让人先带着小少年回去,他要为曹操引荐刘备。

同传令的兵士说过之后,夏安然回过身正在同刘备说话,刚说了不到五六句,他们就听到了一长串踏在木地板上的足音,听那幅度,似是奔跑的声音?

夏安然回身看去,便见披头散发赤着足的曹操自内室奔跑而来,他手上还捏着一个已经被拧碎的栗子。

见到刘备,曹操哈哈一笑,随手丢开了那个已经成了渣渣的栗子,双臂一打开,便和刘备热情得来了个拥抱“玄德啊玄德!操竟是当真将你盼来啦!”

有些被惊到的夏安然那连退数步避开过于热情的曹操,整个人都有些懵:等等,这个时候的曹操和刘备是认识的吗啊???

作者有话要说: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夏喵真是尬聊,作者君写的都尬(喂!!!)

作者君告诉你门,曹操和刘备当真之前认识,而且应该关系还算不错。

刘备十多岁的时候在洛阳读书,那时候曹操在洛阳任职,而且两人还一起回老家募兵,可以说是好基友了。

而且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可能会颠覆你们三观的事:

刘备不是老好人。

在《汉末英雄记》;里面有写到:曹操与刘备密言,备泄之於袁绍,绍知操有图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也就是说,傻白甜曹操相信了刘备,把要弄死袁绍的事情告诉了刘备,刘备告诉了袁绍,曹操后悔不已,咬舌自警。

这个时间点很模糊,没有写,但是结合历史。

曹操攻徐州,最后徐州落在了刘备手里,刘备那时候是袁绍的人。

袁绍四世三公,刘备什么出生?他不过空有血脉,实际上就是个游侠,那么有什么能够让袁绍扶持刘备取徐州?(这个之前说陈宫那里已经说过徐州、袁绍、袁术的关系了)我个人倾向于,刘备用这件事进行了利益交换。

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刘备本身算是公孙瓒的部下兼好基友,而公孙瓒和袁绍是死对头,恨不得打爆你狗头的那种。

再参照刘备托孤时候对他儿子说的【汝父德薄,勿效之】我以前以为是他自谦,但是想想人之将死,再对比前后,都可以时候是肺腑之言,何必在这时候自谦?

很有可能是,他死之前说的是真话。

当然也有说法是,这件事发生在更早一些,伐董的时候,曹操就和袁绍关系不咋滴了。

但是无论如何,密谋这件事能够发生在曹操和另一人之间,就足以说明曹操对刘备的信任了。

实话说,联想曹操的信任史和被背叛史……真的惨啊。

而事实上,刘备在历史上背叛过的人真的不少。

但是同时他也是真的仁义,他是三国诸侯中唯一一个没有屠城过的(关羽有,但是关羽干的不算在他头上,因为是关羽自己干的)基本每到一个地方他也的确尽心尽力得治理。

所以我对他的理解可能更倾向于,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有头脑的人,而且他有自己的目标,为了达成目标,他并不惜伤害别人和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