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2(1 / 2)
夏安然当然不能听他们说的,让小朋友描他的字体,小孩子练字时候最适合的字体就是横平竖直,他用来写字时候的字体虽然好看,但是带上了自己的风格,他另外写了几个大字交给了委托的叔婶,竟意外又开拓出了一道新的商路。
写信虽然赚的不多,但是却是一份极其有趣的职业。
在替别人写信的过程中,夏安然无心之间也通过闲聊打听到了许多的情报,比如,当今即位已有七年,太后正垂帘听政。
也比如开封新上台了一位府尹,名为包拯,其人为少年天才,不过一十八岁便中了进士科,原为定远县县令,后因为施刑过重打死人被革职,谁知后来官家竟然是做梦到了此人,招他面见,这才知道这人有几分能耐,可通阴阳,审鬼魂呢!
松江府的人们说的八卦,夏安然却在思考这件事。
他发现了时间线有哪里不对。
之前三国的时间线为演义同正史相结合,大纪年大致是不变的,但是现在……这个世界的时间线的根据似乎的完全是跟着《七侠五义》来了。
包拯和宋仁宗的年岁差了有十多岁,仁宗十二岁即位,如果即位七年,那如今就是十九岁,不会更大了,毕竟一旦当今到了及冠之年,太后还政就是必然之事,现在他尚未听到有人逼迫太后还政的消息,由此判断,小皇帝应该还没弱冠,故而,群臣们还无正当理由来要求刘太后退居幕后。
但是怎么听着……包拯也就才二十岁出头的模样?
这这这,这个算法……总感觉有些微妙啊,仁宗、包拯年龄相近,就意味着仁宗更有可能将包拯当做朋友看待,包拯的政治主张在后世看来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尤其是对于军制上头。小说里的包拯,可以算是个主战派,起码是备战派,如果他的年龄和仁宗接近,两人又是如同小说里头一般,互信互扶一路走来,那么很有可能会改变仁宗的想法。
而事实上,小说里面的仁宗处事还是较为强硬的。
他忽然,发现了这个任务世界的一个闪光之处,如果……如果能够改变仁宗的对外态度,在金、西夏尚未起来之时便做好准备那么是否就能避免这一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璀璨的王朝,被游牧践踏的结果?
夏安然捏了捏拳头,提醒自己,这样想未免太过傲慢了。
他又有何能力去改变一国帝王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即便他改了仁宗皇帝的想法,又要如何在满朝利益相关者之中,撕扯出一条血路?
夜里,躺在床上的夏安然翻来覆去,为了节约成本,他当然是没有点灯的,屋内黑成一片,仅有月色透进来的淡淡一抹光。这日也是凑巧,他因为有心事,便没有睡着,方才有幸享受了一把武侠小说中的“夜袭”情况。
青年于蚊帐中不动声色得坐起,他手一抬,便拿下了挂在墙头的弩=机,外人破门而入之时,机扣被扣响。
第137章 七侠五义(七)
他手中弩机正是夏安然自己组装的。
就在夏安然知道有人打他的玉佩的主意的时候, 他便假借拼装棉花糖机的动静,订购了铁质机扣, 自己拼凑着材料做出了这一把连弩。
只是没想到一直到了今天, 才有了用武之地,这倒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夏安然眉目间带着凝重,他一边借着淡薄月色将弩机对准来人射击, 一边在脑中快速得分析来人动向。
来人毫无准备之下被一箭射中了肩胛骨,本要翻身进屋的姿势因为这一箭的冲击力,失去了平衡,他挣扎了下,却还是没能调整好位置, 只得掉了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