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90(2 / 2)

加入书签

不错,这一支戏班子正在给北边给太平军进行文艺汇演。

久居北线脱离京城时尚圈的庞统想要给底下兄弟们松快松快,于是他就委托自家兄弟在京里头给他找个有名点的戏班子,最好戏码别是情情爱爱的,武打的就不错。

所以……

他为什么要相信白锦羲??那只全身上下没有一块白地方,心都脏的一塌糊涂的死兔子!

庞大将军的指节扣在茶几之上,感觉整个人都有些不太好。

节目的前半场,庞统还可以听到下着窸窸窣窣的说话声,而到了后半场,场上便只有无边的寂静和越来越粗的呼吸声了。

我特么真是信了你的邪!

白锦羲的书信里头是怎么写的?

此戏码观之叫人感极涕零热血沸腾。

没错!他的确是这么说的!现在呢?他在友军的军营里头把友军的将领给弄哭了,还不是一个两个!

哦,快哭了也算是哭了。

庞统调整了一下坐姿,努力将视线调向了看不见太平王的位置。

他心情稍稍平静一下后,忽而皱了皱眉。

很古怪。

庞统想。

他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太平王的情绪波动的过于厉害了。

诚然,这戏码的剧情安排、人物演绎极为的传神,但是也绝不至于到让一个过尽千帆又为将多年的太平王动容至此的程度。

更何况这出戏骗骗京城没经验的寻常百姓也罢,但是对于军人们来说其中漏洞多多。也因此,庞统至始至终无法全情投入,他只看其中几处细节便可知,多半是京中某些有些个权势,能接触到一些,却定然不曾亲身经历之人写出的无病呻吟之剧。

故而他才每每出戏,只因其中场景于他而言太过熟稔。

他如此,太平王本也应当差不多,但是太平王的情绪波太过明显,即便其真心压抑之下旁人亦无所觉,但是以庞统的耳力足以让他发现不对。

但更微妙的是太平王世子。

自那戏中男郎死亡开始,那边一直有隐隐的杀意浮现。

若他所觉无错……庞统单手握拳抵腮,心中暗自寻思,这杀意的对象便是他的父亲。

庞统和太平王这对父子接触时间并不多,虽然二者硬要说的话算是生活在同一军区,只他们的关系互为臂膀,亦为掣肘,彼此关系过亲过疏都有所不利。彼此相邻多年,若非今年太平军欠了他们北军一份人情,恐怕还要君子之交下去。

对于太平王世子,他了解的更少。

世子的存在感极其的微妙。

若非年前,他替父亲押送货物入境,他都没发现自己一直忽视了这位太平王世子。并非世子常年不外出,妙就妙在,太平王世子分明活跃在各种传说故事里头,譬如才学、容貌均都不俗,偏偏见过的人并不多。

这位世子和平南王世子走了不同的路线,平南王世子当年是完全不露面,而这位则是传说满天下,见过真佛的寥寥,但是正因为其传说众,反而让人难以发现这一点,若非白锦羲借给他的人指出了这一点,庞统又派人去打听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