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4(2 / 2)

加入书签

她什么都顾不上,匆匆就进宫一趟。

德妃这才知道自己作贱年若兰母子不成,反倒将自己也搭了进去,可都到了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年珠虽不知道这些事,却也能猜到这件事是何走向,她向来怕冷,每天索性就窝在屋子里与小福惠玩耍起来,她对外虽叮嘱听雪轩上下之人都要承认小福惠的新名字,但自己却整日一口一个“福惠表弟”,显然是以后没打算叫小福惠用这个名字的。

用她的话来说:“王爷眼里向来容不得沙子,哪里会答应叫福惠表弟用与旁人一样的名字?等过上几年,王爷定会做主给福惠表弟改个名字的。”

“想必因上次德妃娘娘想抚养福惠表弟一事,皇上心头已有些不快,正命人盯着永和宫那边的动静。”

“姑姑您说,若皇上知晓这事儿岂不是更生气?如此一来,德妃娘娘岂不是愈发不敢轻举妄动?”

至于乌拉那拉氏,这人还想着当皇后呢,她又是向来小心谨慎,哪里会亲自出面针对年若兰?

所以短时间内说来,年若兰母子的处境还是比较安全的。

一连十多日过去,一直平安无事的年若兰终于收到了四爷的来信,知晓四爷已平安到达台湾。

与此同时,年珠也收到了四爷的来信。

甚至四爷写给她的信还是密函,信中言明皇上几次对台湾加税,台湾官员想着天高皇帝远,贪污腐败情况严重,甚至台湾本土百姓与后来去台湾的汉族百姓也是矛盾重重……四爷在心中虽未直接言明,但话里话外皆是台湾情况比较复杂。

年珠是一点不意外。

她并未着急给四爷回信,毕竟如今的她对□□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

她觉得,自己也是时候给自己找个幕僚了。

没错,就是幕僚。

虽说她仗着知晓未来的便利能够想出很多好法子,但她到底只是个内宅女子,能时常出府已算是家中人对她的纵容,像什么朝中局势、各地局势等等,她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

原先四爷在京中时还好些,她遇上什么不懂得的事情,还能去问问四爷,可如今……她根本不知道去找谁。

纵然十三阿哥聪明过人,但十三阿哥如今深居简出,只怕知道的内幕还没她多呢。

年珠与年若兰说了声后,便整日整日泡在了便宜坊中。

如今的致美斋已沦为寻常酒楼,便宜坊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是穷人的聚集地,其中不乏达官显贵、能人异士。

年珠在便宜坊坐了几天,又朝司掌柜打听一二,知道了一个名叫李卫的人。

李卫?

年珠听到这个名字时,眼睛瞪得是老大的。

上辈子她年幼时住在福利院,并无多少玩具,每个星期就巴巴盼着周日下午能与小朋友们一起看上半天电视,她记得自己曾看过《李卫当官》。

她记得李卫是靠着捐资这才能够当官的,纵然他不是走的正统路子,但却是历经三朝,很得雍正信任。

司掌柜说起这人来时也是赞不绝口:“……这位李大人不过三十出头的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