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八章 英式搅屎棍(2 / 2)

加入书签

根据协定,玛丽安娜共和国在全世界一切和联合王国有争议的地方主动妥协。

顾名思义,协定的本质就是两国暂时放下恩怨情仇,携手合作。

有这样的先例,统制政府上层理所当然的认为可以再来一份。

你以前都跟死对头谅解过了,现在难道不能和老冤家再谅解一次吗,懂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啊。

现在是什麽时候?现在伊凡罗斯军队都打到泊林城下了!

大统制联邦敦促玛丽安娜共和国积极一些,承担维护和平的责任,派兵支援瓦尔兰德和匈尔瑞。

纵观全局,眼下的情况岌岌可危。

瓦尔兰德军队的奥德河反击战颇为出色,一口气消灭数十万敌人,可是也消耗了自身大量机动力量。

伊凡罗斯总参谋部的策略就是趁他病要他命,连续不断的在整条战线上施加压力,不给瓦尔兰德一点喘息之机。

虽然前线部队一直叫苦连天,抱怨补给不足,官兵连续作战非常疲乏,但是维罗妮卡-亚历山德罗芙娜不同意休整。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你们的情况很困难,但瓦尔兰德人更困难,必须压垮他们!」

在第三次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芙娜)攻势的后半段,尼古拉-尤登尼奇上将实验性的采用了一种新的战术。

他发现,即便己方集中坦克部队突破了敌方防线,敌方也会及时调来预备队堵住缺口,并且趁着己方师劳力竭之时发动反击。

故而,他尝试进行多路突破,设立多个平行的主攻方向,并且大幅增加第二梯队及第三梯队的数量,增加到可以抵挡敌方反击的程度。

此谓:平行突破,持久攻势。

这对部队的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多个梯队需要密切配合。

因此,最开始两次尝试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后续部队配合不良。

尽管效果未达预期,但尤登尼奇上将认为这可以通过战场的磨砺逐渐改善,他确信他已经找到了对付瓦尔兰德军队弹性防御的办法。

不过,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连续两个多月的浩大攻势让伊凡罗斯军队付出了巨大的损失。

轻武器倒是绰绰有馀,技术装备则不然。后方军工部门的生产速度虽然在增长,但前线的损失也在加剧。

尤其是现在攻入瓦尔兰德境内,敌方的后勤距离缩短,补给更容易,火力投射效率显着提升。

总参谋部预估按照现今的趋势,最多再维持一个半月就要入不敷出了——瓦尔兰德军队对己方杀伤效率比战前设想的还要高!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维持伊凡罗斯帝国的进攻能力,联合王国间接的提供了很多帮助,主要是后勤相关。

比如最近的十一月初,第三支船队抵达摩尔曼斯克,一下子送去了32个火车头丶940节车厢丶216辆坦克丶1200辆卡车丶1700吨炸药丶2.5万个轮胎等等。

同时,他们还租借了74架德-哈维兰『信天翁』运输机,之后又租借50架。

伦顿和圣皮特堡之间也在反覆拉扯,伊凡罗斯人千方百计想把不列颠人拉下水。

对于不列颠人来说,在不直接参战的情况下帮助伊凡罗斯人击败瓦尔兰德人是最好的,亲自下场参战没那麽体面。

比起上战场,自诩为绅士的不列颠人似乎更喜欢充当搅屎棍的角色?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