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1 / 2)
只笑吟吟的应了。
又陪太后说了一会儿话,姜曦这才告辞离去,等出了门,坐在辇子上,姜曦忍不住摸了摸发间栀子花的棱角。
方才太后说,这支栀子簪曾与先帝的盘龙佩同出一玉,可见太后当时与先帝也是两相欢好,可为何……会是栀子花而非太后喜欢的桂花呢?
指尖润玉生凉,姜曦百思不得其解。
勤政殿中,宣帝一回来便开始处理政务,还特意吩咐春鸿,谁来也不见。
宣帝这一伏案勤政便是一个时辰,等他抬起头来,外头一片阴云:
“春鸿,什么时候了?”
“回圣上,已经巳时三刻了,快要用午膳了,您看可要现在传膳?”
宣帝拿起一本折子,状似随口问了一句:
“还不急,朕正好闲下来,让求见之人进来见驾吧。”
宣帝这话一出,春鸿不由表情一僵,欲言又止:
“圣上,这,这外头,也没有见驾之人呐……”
春鸿越说越小声,他这会儿也等的焦急,就是玥嫔那抬辇太监踩着蚂蚁过来也该到了。
宣帝不由皱了皱眉,立刻站起身,忍不住拿着折子敲了一下春鸿的帽子:
“糊涂东西,还不去让人去瞧瞧,可是玥嫔出了什么意外!”
春鸿得了令,连忙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宣帝胸口重重的起伏了一下,这才又一屁股坐了回去。
李才人有孕之事他昨日便已经知道,这段时日梁相夫人进宫越发频繁,为防意外,宣帝特意过去拦了一手。
这会儿想来,那李才人虽有些小心思,可也算是阴差阳错做了件正确的事。
只是,宣帝这会儿想起宁德妃的话,心里仿佛似生了一根刺儿似的。
春鸿很快便回来了,他禀报道:
“圣上,玥嫔娘娘她,她是去了养怡宫,听说太后娘娘还赠了玥嫔娘娘一支栀子簪。”
春鸿说的飞快,宣帝也一时沉默了,尴尬在勤政殿中蔓延。
与此同时,朱华宫的正殿留香殿里,一股菌菇特有的香味扑鼻而来:
“曦妹,应该可以吃了吧?”
茯苓一错不错的看着最中间的用高汤烹出来的菌子暖锅,此刻它仿佛散发着无穷勾人的香气。
“可以了,动筷吧。”
姜曦笑了笑,看着有些空荡的桌子,不由道:
“可惜今日出了李才人迁宫之事,否则这暖锅总是要人多吃着才有趣儿。”
如今李才人有孕,若是能生产下来,不拘是皇长女还是皇长子都是宫里难得的喜讯,她这孕中若是出了差错,便是姜曦也没有信心圣上会保下她。
可若是不请李才人,只请旁人,难免让人觉得自己因为李才人选了郑昭仪而与其生分。
是以,姜曦索性都不请了。
“我瞧着李才人性子软,倒是,倒是与当初的郑昭仪有些像呢。”
茯苓悄悄的说着,若非她记性好,都要忘了当初那个轻声细语提醒曦妹的郑昭仪了。
“不错,郑昭仪如今瞧着也立了起来,若是李才人能平安生子,她二人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了。”
茯苓一边听着,一边悄咪咪道:
“那,曦妹你有没有后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