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2 / 2)
皇帝陷入沉思,陈家那儿,陈方进不是什么老实?人,就算他陈家的土地让出来了,陈方进对朝廷低头,皇帝也不信他。
“为民呀,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次江苏之?事太?过顺利了?”
前几年?因为收山东土地之?事差点变成谋反,南方的地方大族比山东的大家族更多?,更有钱,也更有势力,按理说,不该进行得如此顺利。
年?前收到江苏送来的好消息,皇帝心头自然高兴,以为是当地世家看?清查丈量天下田亩之?事不可阻挡,所以主动退让了。
如今看?来,不尽然。
姚炳道:“皇上,之?前您选钟应芳的时候我?就说他没背景,只怕弹压不住当地官员士绅。”
是呀,钦差名声好听,到了地方上想叫当地官员士绅配合,并不容易。
但是,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皇帝才把钟应芳推上去。
钟应芳想入阁,需要大功劳,君臣二人算是达成了默契。
为了顺利把江苏之?事办妥,皇帝给了钟应芳调兵权,一是为了防止山东谋反之?事再发生,二是为了他能?使?唤得动当地官员。
皇帝脑子里又过了一遍,道:“叫人盯着陈家,再派暗卫去淮安暗察,有不妥立刻八百里加急送信回来。”
姚炳也觉得这般安排比较妥当,没必要因为一个似是而非的消息就改变主意,临时换将是大忌。
“皇上,恩科还?开不开?”
“不着急,皇太?后五月生日,还?有几个月,到时候再提。”
大晋朝才建立的时候,皇帝就担忧朝堂之?中无可用?之?人。那时候就想开恩科取士,培养自己?人。
可当时姚炳一力阻拦,因为那时候开恩科考出来的举人进士也是各地世家大族的人,没必要再折腾一圈。
如今十八年?过去了,这些年?来持续推行的利好寒门子弟科考的相关国策,寒门子弟科考的人数渐多?,如今开恩科正是时候。
正好,今年?乃是皇太?后七十大寿,开恩科合情合理。取了新士子入朝,培养好放到江苏去。
江苏丈量田亩之?事若是推行顺利,朝廷肯定要逐步换掉江苏关键位置上的官员,换上信得过的人过去,免得才分给百姓的土地又被抢了。
皇帝是最想开恩科的人,如今姚炳主动提起,皇帝却想谨慎观望观望。
范江阔从宫中家去,把自己?关在书房一个多?时辰,等他从书房出来,有什么事儿都?没有了,乐呵呵地跟家中小辈说话闲谈。
范江桥和贺文嘉都?知道范江阔今日进宫要提淮安之?事,知道范江阔出宫他们也没上门询问,依然该做什么做什么。
正月初四,贺文嘉带着管事骑马去保定府看?庄子。他走了没半个时辰,惠敏郡主和任二娘子就来了。
渔娘亲自去二门处迎她们。
惠敏郡主下马车进正院子,打量一番后笑道:“我?看?你才是闷不吭声发大财的人呐,在外头谁把你这个翰林娘子放在心上呀,叫他们知道你们夫妻二人住着这么大的宅子,还?是在春和坊这样的好地段,那些人只怕羡慕得眼睛要流血了。”
“祖上传下来的罢了,我?们夫妻可没这么本事买来春和坊的宅子。”
渔娘请他们坐,又唤阿青上茶点,渔娘亲手给她们烹茶。
渔娘一边烹茶一边闲话道:“京城的宅子贵,若是不挑,咱们这样的人家也能?买得到。可京城的庄子就不一样了,冬天里想吃点新鲜菜,花大价钱去买洞子货也难买到好的。我?就想自己?买个庄子种点菜吃,打听了一圈也没碰到有人卖。”
↑返回顶部↑